xiangshui.org.cn
评论 0
评论
暂无更多评论

王亭泉

响水网

王亭泉

11个月前

  • 响水名人
  • W
  • 491
  • 0

响水网

王亭泉(1913—1945) ,陈家港镇人,1913 年 7 月出生。1939 年 3 月,日军侵占陈家港后, 他举家逃荒至七套四汾港,给富农王文考家做伙计。1942 年初,身为村农 救会长的他带领穷人跟地主、富农进行斗争。1942 年 4 月,他参加地方抗 日武装——乡中队,后被调入滨海二区队任二排副排长,经常配合新四军 主力部队进行反扫荡、反伪化战斗。同年底,他任滨海总队三连二排排长, 转战中山河两岸及潮河南岸。194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5 年 3 月 20 日 深夜,他奉命带领一个侦察班在响水伪、顽据点附近侦察,完成任务返回时, 在汪圩村遇到常备队百余人。他在指挥突围中负伤,在掩护最后两名战士 撤退时牺牲。


亭 泉 村

亭泉村以烈士王亭泉命名,位于响水县七套中心社区的西南部,南临中山河,西与二汾村接壤,北与中心村毗邻,东与梅湾村相连。

王亭泉

1913年7月出生于淮安涟水县第五区(今响水县海安集社区)。1939年3月,日军侵占陈家港后,王亭泉拖儿带女“跑反”至七套四汾港。1942年初,党组织派汪发明到四汾港建立农会组织,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斗争。苦大仇深的王亭泉被选为村农会会长。他带领穷人与王文考等地、富反动分子进行面对面的斗争,要求他们补发克扣伙计的工钱、减轻佃户的地租。

1942年4月,王亭泉参加地方抗日武装——乡中队。同年,滨海二区扩建区队,王亭泉调入区队,任二排副排长。经常在六套、七套、凡集、大沟、李圩一带活动,配合新四军主力部队进行反“扫荡”、反“伪化”战斗,打击了日、伪军的嚣张气焰。同年底,王亭泉被编入滨海总队,任3连2排排长,转战中山河两岸及潮河南岸。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5年3月20日深夜,王亭泉奉命带领一个侦察班到响水伪顽据点附近侦察,完成任务返回时,在汪圩村遇到常备队百余人,他果断指挥战士们突围。战斗中,为掩护最后两名战士撤退,王亭泉不幸头部和胳膊中弹,当场牺牲,时年32岁。

为纪念王亭泉烈士,原滨海区委决定将四汾港乡命名为亭泉村,当地小学命名为亭泉小学。新中国成立后,七套乡人民于1956年重建亭泉烈士墓,并将亭泉村民办中学命名为亭泉中学。2013年、2014年,当地政府投入30多万元,先后两次重修了烈士墓,扩建了烈士陵园来纪念王亭泉等32名烈土,并将烈士陵园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近年来,响水人民传承红色基因,大力发展地方经济,不断改善民生福祉。亭泉村是苏北有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,早在解放前就有人栽植杜仲树,20世纪80年代初,杜仲树栽植面积已达6.67公顷。改革开放以后,随着杜仲皮的价格不断上涨,村民对栽植杜仲树的积极性越来越高,七套乡逐步建成了以亭泉村为中心的333.33公顷杜仲树种植基地。村内建有杜仲茶厂,另有白芍、黄芪、白术等中药材。1996年亭泉村被农业部命名为“华夏杜仲第一村”。该村生产的“亭泉牌”杜仲茶,蜚声大江南北,跻身国内各大市场。该项目2008年进入响水县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。除中药材外,亭泉村还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,利用中山河宽阔的水域开发20公顷滩地用于水产养殖,亭泉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上一篇
李春华
下一篇
周开城
评论 0
评论
查看全部0条评论

王亭泉

2023-10-03 22:00:55
491

王亭泉(1913—1945) ,陈家港镇人,1913 年 7 月出生。1939 年 3 月,日军侵占陈家港后, 他举家逃荒至七套四汾港,给富农王文考家做伙计。1942 年初,身为村农 救会长的他带领穷人跟地主、富农进行斗争。1942 年 4 月,他参加地方抗 日武装——乡中队,后被调入滨海二区队任二排副排长,经常配合新四军 主力部队进行反扫荡、反伪化战斗。同年底,他任滨海总队三连二排排长, 转战中山河两岸及潮河南岸。1943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5 年 3 月 20 日 深夜,他奉命带领一个侦察班在响水伪、顽据点附近侦察,完成任务返回时, 在汪圩村遇到常备队百余人。他在指挥突围中负伤,在掩护最后两名战士 撤退时牺牲。


亭 泉 村

亭泉村以烈士王亭泉命名,位于响水县七套中心社区的西南部,南临中山河,西与二汾村接壤,北与中心村毗邻,东与梅湾村相连。

王亭泉

1913年7月出生于淮安涟水县第五区(今响水县海安集社区)。1939年3月,日军侵占陈家港后,王亭泉拖儿带女“跑反”至七套四汾港。1942年初,党组织派汪发明到四汾港建立农会组织,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减息斗争。苦大仇深的王亭泉被选为村农会会长。他带领穷人与王文考等地、富反动分子进行面对面的斗争,要求他们补发克扣伙计的工钱、减轻佃户的地租。

1942年4月,王亭泉参加地方抗日武装——乡中队。同年,滨海二区扩建区队,王亭泉调入区队,任二排副排长。经常在六套、七套、凡集、大沟、李圩一带活动,配合新四军主力部队进行反“扫荡”、反“伪化”战斗,打击了日、伪军的嚣张气焰。同年底,王亭泉被编入滨海总队,任3连2排排长,转战中山河两岸及潮河南岸。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45年3月20日深夜,王亭泉奉命带领一个侦察班到响水伪顽据点附近侦察,完成任务返回时,在汪圩村遇到常备队百余人,他果断指挥战士们突围。战斗中,为掩护最后两名战士撤退,王亭泉不幸头部和胳膊中弹,当场牺牲,时年32岁。

为纪念王亭泉烈士,原滨海区委决定将四汾港乡命名为亭泉村,当地小学命名为亭泉小学。新中国成立后,七套乡人民于1956年重建亭泉烈士墓,并将亭泉村民办中学命名为亭泉中学。2013年、2014年,当地政府投入30多万元,先后两次重修了烈士墓,扩建了烈士陵园来纪念王亭泉等32名烈土,并将烈士陵园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。

近年来,响水人民传承红色基因,大力发展地方经济,不断改善民生福祉。亭泉村是苏北有名的中药材生产基地,早在解放前就有人栽植杜仲树,20世纪80年代初,杜仲树栽植面积已达6.67公顷。改革开放以后,随着杜仲皮的价格不断上涨,村民对栽植杜仲树的积极性越来越高,七套乡逐步建成了以亭泉村为中心的333.33公顷杜仲树种植基地。村内建有杜仲茶厂,另有白芍、黄芪、白术等中药材。1996年亭泉村被农业部命名为“华夏杜仲第一村”。该村生产的“亭泉牌”杜仲茶,蜚声大江南北,跻身国内各大市场。该项目2008年进入响水县第一批非遗保护名录。除中药材外,亭泉村还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,利用中山河宽阔的水域开发20公顷滩地用于水产养殖,亭泉村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
全部评论

评论
查看全部评论

关注我们

长按下方图片「识别二维码」关注公众号